水系锌基电池团队

团队负责人:支春义

职务/职称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双聘研究员、水系锌基电池团队负责人
◆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

研究方向

可穿戴柔性电存储器件,包括多水系电解质,功能型超级电容器,高安全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致力于为各种柔性器件和可穿戴器件系统提供柔性电源解决方案。

学习/工作经历

◆2004年中科院物理所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到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工作,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员(faculty)以及主任研究员(永久职位)
◆目前在香港城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讲席教授
◆2018年至今担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双聘研究员

主要成果/荣誉

◆发表有关SCI论文超过400篇,他引超过50000次(Web of Science),H因子130
◆专利授权100余项
◆编辑著作两本
◆成立大锌能源有限公司,实现电池的实际应用
◆Nano Research Energy创刊主编
◆主持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香港政府资助GRF项目(基础研究)和ITF项目(应用研究)等
◆……

团队成员

团队定位于极致安全电池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推进,针对目前市场上由于锂电池的大量应用导致的安全问题,致力于为不间断电源以及储能市场提供极致安全,高性能,高倍率的锌基电池及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团队坚持科研与产品开发并重,已建成电池综合测试平台和电池生产中试线等,具备规模量产能力。团队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以实验室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单位的SCI论文30余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同时承担各类省部级、企业项目12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

 

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水系锌基储能电池

锌基电池具有良好的能源性能,在安全性、成本和生态友好性方面比铅酸电池或锂离子电池更具竞争力,主要应用于储能领域。作为储能电池的优势包括:

(1)绝对安全。采用中性水系电解质,完全不存在燃烧爆炸的风险。

(2)绿色环保,且回收过程无污染。

(3)低成本。不仅原料价格低,并且生产线投入低。

(4)倍率性能好,可以实现常规2C-5C放电。团队目前开发出一系列锌基电池配方,以及相应匹配的电解液配方,隔膜制备工艺等。

在此基础上,团队引进了正负极两条全自动拉浆制片线,开发了32900型10Ah锌基圆柱电池以及50Ah锌基方形电池,并通过了IEC 62133测试以及最严苛的国军标电池测试。同时根据锌电池充放电特点,团队自主开发了适用于锌电池模组的电源管理系统(BMS)。同时团队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锌基电池模组,同样也顺利通过了挤压,短路等第三方测试,凭借极致安全的特点获得包括中石油等客户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