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显微学大咖带你走近奇妙的微观世界,“科研Café”第四期开讲

2020-10-17
3598
正文字体:

1602906796135575.jpg

 

作为材料研究不可或缺的利器

透射电子显微学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发展过程中有过哪些重要的“第一次”?

 

在“科研Café”第四期活动上

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主任马秀良研究员

以透射电子显微学的发明、发展为主线

结合透射电子显微学领域的

若干经典故事以及自身

在透射电子显微学领域30年的科研经历

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普讲座

 

1602906452255049.png

 

10月15日下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研Café”第四期开讲。实验室邀请了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马秀良研究员,为大家分享了以“电子显微学与物质结构解析”为主题的科谱讲座。活动开始,主任助理、首席科学家赵金奎为其赠送纪念品。

 

1602906503133605.png

 

马秀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材料基础科学问题的电子显微学研究,并取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在《科学》和《自然》子刊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250余篇,曾获中国电子显微学会“钱临照奖”以及郭可信杰出学者奖。

 

1602906571598141.png

 

马秀良研究员首先以自然界中的五次对称开题,通过向听众们展示自然界中的对称结构影像,再逐步过渡到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关于准晶的电子显微学研究,进而引出电子显微的主题内容。

 

报告中,以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发展为主线,生动地为大家讲述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之初,电镜的发明人与专利人之争的历史故事,“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电镜的实际发明人Ruska虽不是电镜的专利人,但最终得到科学界的认可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602906632216621.png

 

马秀良讲述了困扰海峡两岸的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的来历以及中科院物理所与第一台电镜的渊源。通过位错的电镜观察等经典案例讲述材料透射电子显微学的兴起和发展,同时还讲述了以色列学者发现准晶的始末以及中国科学家在准晶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的精彩历史故事。

 

最后,马老师以给透射电子显微镜戴上“眼镜”的精妙比喻,介绍了在三代德国科学家的传承和不懈努力下,像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及发展,在人类探知原子尺度的微观领域,为其更加清晰地观察奇妙的微观世界所带来空前的变革。

 

图片 6_2.png

 

在交流环节,现场嘉宾积极围绕电子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和电子显微学的未来发展趋向向马老师发问。马老师幽默地回答听众们提出的精彩问题,并借此为听众普及更多专业知识,分享自己在多年的研究生涯中所获得的启示。

 

作为广东省首批建设的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立两年多来,汇聚了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在此过程中也产生了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的需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科研Café”活动目前已开展四期,每期通过邀请优秀的科学家分享不同领域专业知识,让人们可以在轻松氛围中开拓见识,共同探讨严肃的科学话题。

 

 

 

 

撰稿:综合事务管理部